乙肝患者生存时间差异较大,多数通过规范治疗可长期存活,实际生存期主要与病毒复制水平、肝功能代偿能力、是否合并肝硬化或肝癌、治疗依从性等因素有关。
高病毒载量会加速肝损伤,需定期监测HBV-DNA定量,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
Child-Pugh分级A级患者预后较好,出现腹水或黄疸等失代偿表现时需加强护肝治疗,如使用复方甘草酸苷、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
合并肝硬化患者需每6个月筛查肝癌,肝癌早期发现可通过肝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需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联合介入治疗。
坚持抗病毒治疗可降低肝癌发生率,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毒反弹,同时须戒酒并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
建议乙肝患者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超声和甲胎蛋白,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当进行太极拳等温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