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危害主要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疾病发展通常按病毒携带状态→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顺序进展。
乙肝病毒持续复制可导致肝细胞炎症坏死,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并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
长期炎症刺激会使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假小叶结构,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需进行肝硬度检测并联合使用扶正化瘀胶囊、安络化纤丸等抗纤维化药物。
乙肝病毒DNA整合至肝细胞基因组可能诱发癌变,表现为甲胎蛋白升高、肝脏占位性病变,需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联合甲胎蛋白筛查,必要时行手术切除或靶向治疗。
短期内大量肝细胞坏死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危重情况,需立即住院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严重者需考虑肝移植手术。
乙肝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高脂饮食,每3-6个月复查病毒载量和肝脏影像学,育龄期女性需做好母婴阻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