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可能导致尿毒症,但概率相对较低。膜性肾病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与病理分期、治疗效果、并发症控制等因素有关。
1、病理分期:
早期膜性肾病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稳定肾功能,而晚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可能进展为尿毒症。
2、治疗效果:
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敏感的患者预后较好,耐药或反复复发者肾功能恶化风险增加。
3、并发症控制: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未有效控制时,会加速肾衰竭进程。
4、个体差异:
老年患者、大量蛋白尿持续超过8克/日、肾活检显示广泛肾小球硬化者预后较差。
建议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肾毒性药物,及时处理感染等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