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块恶性不一定都是癌,恶性肿瘤包括乳腺癌和乳腺肉瘤等类型,主要与基因突变、激素水平异常、长期乳腺增生未干预、放射线暴露等因素有关。
BRCA1/2等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乳腺恶性肿瘤,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伴皮肤橘皮样改变。基因检测确认后可采取靶向治疗,药物可选帕博西尼、奥拉帕利、曲妥珠单抗。
雌激素持续刺激可能诱发乳腺癌,常见于未生育或晚育女性,伴随乳头溢液。内分泌治疗常用他莫昔芬、来曲唑、阿那曲唑。
长期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可能癌变,肿块质地硬且边界不清。需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根据分型选择化疗或放疗。
胸部长期辐射可能诱发乳腺肉瘤,表现为快速增大的疼痛性肿块。需广泛切除联合放化疗,药物包括多柔比星、异环磷酰胺。
发现乳腺肿块应及时进行超声和钼靶检查,日常避免高脂饮食,规律自检并每年进行专科体检,40岁以上女性建议定期乳腺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