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梗死不是液化性梗死,两者属于不同类型的梗死病理改变。出血性梗死主要表现为血管破裂出血伴随组织坏死,液化性梗死则以坏死组织液化分解为特征。
出血性梗死由血管破裂导致红细胞外渗,常见于脑、肺等器官;液化性梗死因富含蛋白水解酶的器官坏死组织被溶解,多见于脑组织。
出血性梗死区呈暗红色伴血肿形成,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液化性梗死后期形成囊腔,内含乳糜状液化物质。
出血性梗死需双重血供或侧支循环丰富的器官;液化性梗死多发生在含可溶性蛋白及脂质的中枢神经系统。
出血性梗死需控制出血和降低颅压,可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液化性梗死以对症支持为主,严重时需手术清除液化灶。
出现疑似梗死症状应立即就医,头部CT或MRI可明确鉴别类型,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以预防梗死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