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川崎病的诊断依据主要有发热持续5天以上、双眼结膜充血、口唇及口腔黏膜改变、多形性皮疹、四肢末端变化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C反应蛋白升高、血小板增多等。
患儿需满足发热持续5天以上且对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温多超过39摄氏度,这是诊断的首要条件。
口唇干裂充血、草莓舌及口腔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这些症状在发病后3-5天出现。
急性期手掌足底红肿,恢复期出现特征性指趾端膜状脱皮,通常在发病后2-3周出现。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及血小板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明显增快,部分患儿出现肝功能异常。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及时就医完善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