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性梗死在临床上相对少见,但属于可能发生的严重脑血管事件,主要与高血压性血管病变、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及抗凝治疗并发症等因素相关。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小脑细小动脉玻璃样变,血管壁脆性增加可能引发出血性梗死。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或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小脑血管先天发育异常如海绵状血管瘤或动静脉畸形,在血流冲击下易发生破裂出血。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伴共济失调,需通过血管造影确诊,必要时行介入栓塞治疗。
使用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时,可能因凝血功能异常诱发小脑出血。治疗需立即停用抗凝剂,并采用维生素K、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药物逆转抗凝作用。
老年患者脑血管β-淀粉样蛋白沉积会导致血管壁完整性破坏,轻微外伤即可引发出血。这类患者需避免头部撞击,出现步态不稳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头颅CT检查。
突发眩晕、呕吐伴意识障碍者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应控制血压并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头颅影像评估出血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