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心肌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病毒性心肌炎占多数,其中柯萨奇B组病毒最为常见。
柯萨奇B组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表现为胸痛、心律失常。治疗以卧床休息为主,辅以辅酶Q10、维生素C等营养心肌药物。
白喉杆菌、链球菌等通过毒素或直接侵袭导致心肌炎,常伴发热、血象升高。需针对性使用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控制感染。
伯氏立克次体感染引发的斑疹伤寒可继发心肌损害,表现为持续高热、皮疹。多西环素是首选治疗药物,需早期足量使用。
克氏锥虫感染引起的恰加斯病可导致慢性心肌炎,流行于南美地区。苯硝唑能有效杀灭寄生虫,但心肌损伤常不可逆。
心肌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急性期需严格卧床。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时应及时心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