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结膜炎可能由产道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分娩时接触母亲产道内的淋球菌或衣原体导致,表现为眼睑红肿、脓性分泌物。治疗需局部使用红霉素眼膏或硝酸银滴眼液,严重时静脉注射抗生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感染常见,症状为结膜充血、黏稠分泌物。可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菌药物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或腺病毒感染可引起水样分泌物和结膜滤泡,需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联合抗生素。
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导致眼痒、清水样分泌物,需远离过敏原并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严重时需口服抗组胺药。
家长发现新生儿眼部分泌物异常应及时就医,护理时用无菌棉签清洁眼周,避免交叉感染,按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