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盗汗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大量出汗,可能由生理性多汗、维生素D缺乏、结核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室温、补充维生素D、抗结核治疗、控制甲亢等方式改善。
儿童新陈代谢旺盛或穿盖过多导致,表现为头部颈部出汗。家长需减少被褥厚度,保持室温在20-24摄氏度,选择透气棉质睡衣。
与日照不足或摄入不足有关,伴随枕秃、方颅等症状。家长需每日补充维生素D3 400-800IU,多进行户外活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胆维丁乳。
由结核杆菌感染引发,伴随低热、消瘦等症状。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确诊,遵医嘱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家长应做好隔离防护。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伴心悸、易怒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或丙硫氧嘧啶,避免含碘食物摄入。
建议家长记录孩子出汗时间与伴随症状,保证睡眠环境通风,出汗后及时擦干避免着凉,若持续两周以上需儿科就诊排查病理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