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
便血是大肠息肉最常见的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或便后滴血,出血量一般较少且呈间歇性,可能与息肉表面血管破裂有关。
息肉刺激肠壁可能导致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部分患者会出现里急后重感或排便不尽感,症状持续两周以上需警惕。
较大息肉可能引起腹部隐痛或胀痛,疼痛多位于下腹部或脐周,进食后可能加重,通常与肠蠕动时息肉受到牵拉有关。
肠道黏液分泌异常可能导致粪便表面覆盖透明或白色黏液,若黏液呈脓血性需排除感染性肠炎或其他器质性疾病。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日常注意观察粪便性状变化,保持高纤维饮食并控制红肉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