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斜颈可通过手法矫正、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由肌肉损伤、姿势不良、先天性肌性斜颈、颈椎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家长需每日轻柔按摩患侧胸锁乳突肌,配合被动牵拉训练,每次持续10-15分钟,重复进行3-4次。适用于6个月以内轻度肌性斜颈。
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热敷、超声波或低频电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需配合专业康复师进行颈部活动度训练。
对于合并炎症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地西泮片缓解肌肉痉挛。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剂量。
1岁以上顽固性斜颈需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或肌腱延长术。术后需佩戴颈托固定4-6周,家长要定期复查颈部活动功能。
发现宝宝头颈持续歪斜应尽早就诊,哺乳时注意交替变换体位,日常玩耍时用玩具引导其向患侧转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