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腋下体温超过37.3摄氏度属于发热,发热程度可分为低热37.3-38摄氏度、中等热38.1-39摄氏度、高热39.1-41摄氏度、超高热超过41摄氏度。
体温37.3-38摄氏度,可能由普通感冒、轻度感染或应激反应引起,建议多饮水观察,若持续24小时未退热需就医。
体温38.1-39摄氏度,常见于流感、扁桃体炎等感染性疾病,可物理降温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
体温39.1-41摄氏度,多提示严重感染或炎症反应,需立即就医排查肺炎、泌尿系感染等病因,禁用酒精擦浴降温。
体温超过41摄氏度属危急情况,可能由热射病、败血症等导致,须紧急送医避免器官损伤,途中可用冰袋冷敷大血管处。
监测体温时应避开剧烈运动、餐后等时段,使用水银体温计需保持腋下干燥5分钟,电子体温计需确认校准状态,发热期间宜进食粥类等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