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塞可通过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控制危险因素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引起。
发病4.5小时内可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超过时间窗可考虑尿激酶,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溶栓后需监测神经功能变化及出血倾向。
对大血管闭塞患者可行机械取栓术,常用支架取栓装置配合血管造影评估。术后需控制血压预防再灌注损伤,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情况。
未溶栓患者发病后24小时内启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21天后改为单药维持。用药期间需监测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急性期需调控血压至140-180/90-100mmHg,血糖控制在7.8-10mmol/L。长期管理包括他汀类药物降脂、戒烟及房颤抗凝治疗。
发病后需卧床休息避免跌倒,康复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与言语康复,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与血脂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