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血管炎的表现主要有皮肤紫癜、指端缺血、周围神经病变、内脏器官受累等症状,严重程度从早期皮肤表现到晚期多系统损害逐步进展。
皮肤出现可触及的紫红色斑疹或瘀点,多分布于下肢,与血管炎症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联合治疗。
手指或足趾发白、发绀伴疼痛,由小动脉炎引发雷诺现象所致。可应用血管扩张剂如硝苯地平,严重缺血时需使用生物制剂如托珠单抗。
表现为对称性肢体麻木或刺痛感,与血管炎累及神经滋养血管相关。需联合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和免疫调节治疗。
累及肺、肾等器官时可出现咯血、蛋白尿,提示病情危重。需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必要时采用血浆置换或利妥昔单抗等靶向治疗。
出现不明原因皮肤瘀斑或肢体缺血时应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日常需避免吸烟、寒冷刺激等血管收缩因素,定期监测炎症指标和脏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