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破水可通过卧床休息、预防感染、监测胎心、适时引产等方式治疗。高位破水通常由胎膜薄弱、宫腔压力增高、生殖道感染、胎位异常等原因引起。
减少活动可降低羊水外流速度,采取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供氧,期间需密切观察体温及阴道分泌物变化。
破水后易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阿奇霉素、青霉素等抗生素,同时避免盆浴和性生活。
通过胎心监护仪评估胎儿状况,每日监测不少于2次,出现胎动减少或胎心率异常需立即就医。
孕周超过34周且无感染征象时,可考虑使用缩宫素或前列腺素制剂引产,避免长时间破水导致胎儿窘迫。
治疗期间每日测量体温4次,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出现发热、腹痛或羊水浑浊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