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朵被碰导致耳朵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消毒处理、抗生素预防感染、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耳朵出血通常由外耳道损伤、鼓膜穿孔、外耳道炎、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用干净纱布轻压出血部位5-10分钟,避免继续掏耳或触碰伤口。生理性损伤出血多可自行停止,无须特殊药物。
使用医用碘伏棉签清洁外耳道,每日2次预防感染。若伴有轻微疼痛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避免使用酒精刺激伤口。
出血合并红肿热痛时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外耳道炎多与细菌感染有关,表现为耳痛加剧和分泌物增多。
持续出血或听力下降需耳鼻喉科就诊,通过耳镜排除鼓膜穿孔。严重外伤可能需电凝止血或明胶海绵填塞,凝血异常者需完善血液检查。
恢复期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使用入耳式耳机,饮食宜补充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蓝花等促进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