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继发的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及血尿蛋白尿,病情从轻度尿异常到肾功能衰竭不等。
过敏性紫癜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引发炎症反应。遗传易感性可能增加发病概率,感染或药物过敏常为诱因。
皮肤对称性紫癜多先于肾脏症状出现,血尿呈肉眼或镜下血尿,蛋白尿严重时可出现水肿,部分患者伴高血压。
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及蛋白,肾活检能明确病理分级,血清IgA水平升高是重要辅助指标,需排除其他肾小球疾病。
轻症以休息和抗过敏治疗为主,中重度需使用糖皮质激素,顽固病例可联合免疫抑制剂,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出现水肿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