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肠镜后大便出血可能由检查操作损伤、肠道炎症、息肉切除后创面渗血、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便血颜色鲜红或暗红、排便疼痛等症状。
肠镜过程中器械摩擦可能导致直肠黏膜轻微撕裂,表现为擦拭时少量鲜红色血迹,一般无须特殊处理,保持清淡饮食即可。
原有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炎症性疾病患者,肠镜刺激可能加重黏膜充血,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栓剂、柳氮磺吡啶片、蒙脱石散等药物控制炎症。
息肉电切术后创面结痂脱落可能引发出血,常伴随血块排出,需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医生会采用钛夹止血或凝血酶局部喷洒。
服用抗凝药物或血小板减少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渗血,需检测凝血功能,严重时需静脉输注维生素K或新鲜冰冻血浆。
术后24小时内出现少量血丝属正常现象,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3天未缓解,应及时返院复查肠镜明确出血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