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咯血可能由感染加重、血管损伤、凝血功能障碍、肺结核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抗感染、止血或手术等治疗措施。
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防御功能下降,细菌感染易导致黏膜充血水肿。急性期可表现为发热、脓痰增多,感染侵蚀血管时引发咯血。治疗需使用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扩张的支气管周围血管受炎症反复刺激,可能形成血管瘤样病变。剧烈咳嗽或外力作用会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管介入栓塞术是有效止血手段,药物可选用氨甲环酸、垂体后叶素。
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或合并肝病时,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加重出血。表现为出血不易止住、皮肤瘀斑等。需停用抗凝药并补充维生素K,严重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既往肺结核患者支气管壁结构破坏,结核杆菌重新活跃可导致干酪样坏死侵蚀血管。常伴低热、盗汗,需联合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大咯血需紧急支气管动脉栓塞。
支气管扩张咯血期间应保持侧卧位防止窒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咯血量超过200毫升或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