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的全称是布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又称之为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叫做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和家畜都可以感染的全身性的
传染病。为什么把它叫做布鲁氏菌病,是因为一个叫布鲁氏的英国军医,首次发现了这个病的病原体,在医学方面为了纪念他,学者们建议把这个病取名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
布鲁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目前分有6个种,19个生物型,在我们国家,已经分离到了15个生物型。布鲁菌在自然环境当中,生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在病畜的
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死畜的脏器当中,可以存活4个月左右,在食品当中可以存活2个月左右。
感染了布病后会引起波状热,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长期的发热,病人还会出现多汗、关节疼痛,甚至睾丸炎、肝脾肿大等。感染人的布鲁氏菌主要就是羊、牛和猪这些动物身上携带的病原体。在羊、牛和猪这些动物当中,其中又以羊型,也就是布鲁氏菌的羊型,这型的细菌是最多的,也称之为最主要的一种传染源;其次是猪型,牛型是最弱的。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和猪,病原菌存在在病畜的组织、尿液、乳制品,还有产道分泌物以及羊水、胎盘,还有羊胎体内,人们是接触了这些分泌物后被感染的,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
消化道、呼吸道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