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皮肤干燥粗糙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干燥、护理不当、过敏反应、皮肤疾病等因素有关。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角质层较薄,皮脂分泌较少,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导致水分流失。
部分婴幼儿存在特应性皮炎等遗传易感性,皮肤屏障功能天生较弱。这类婴幼儿往往伴有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家长需注意避免使用碱性洗护用品,可选择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帮助修复皮肤屏障。
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或长期处于空调房等干燥环境,会导致婴幼儿皮肤水分蒸发加快。建议家长在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在50%-60%,洗澡水温控制在37-38摄氏度,洗澡时间不超过10分钟。
过度清洁、使用成人洗护产品、频繁使用消毒湿巾等都会破坏婴幼儿皮肤表面的保护层。应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婴幼儿专用洗护产品,洗澡后3分钟内及时涂抹保湿霜,推荐使用含凡士林、羊毛脂等成分的润肤产品。
接触洗衣液残留、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伴瘙痒。家长需排查并避免接触可疑过敏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奈德乳膏或氢化可的松软膏等弱效外用激素。
特应性皮炎、鱼鳞病等疾病会导致皮肤干燥粗糙,常伴有明显脱屑、皲裂。特应性皮炎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表现为肘窝、腘窝等部位反复发作的湿疹样皮损。鱼鳞病属于遗传性角化异常疾病,皮肤呈鱼鳞状脱屑。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或尿素软膏等药物治疗。
家长应每日为婴幼儿进行皮肤保湿护理,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避免羊毛等刺激性材质。若皮肤干燥伴随红肿、渗液、剧烈瘙痒等症状,或家庭护理无效时,应及时就医排查特异性皮肤疾病。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饮食均衡,适当增加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母乳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