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成年后一般可以矫正,但矫正效果与驼背类型、严重程度及干预方式有关。驼背可能是姿势性驼背或结构性驼背,需通过专业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
姿势性驼背多由长期不良姿势导致,脊柱结构未发生永久性改变。早期可通过姿势训练、核心肌群锻炼改善,如靠墙站立、平板支撑等动作能增强背部肌肉力量。物理治疗中的脊柱牵引、电刺激疗法可辅助缓解肌肉紧张。部分患者需使用矫形支具限制驼背进展,配合每日至少30分钟针对性运动,多数能在3-6个月观察到体态改善。结构性驼背常与脊柱侧弯、休门氏病等疾病相关,需先治疗原发病。轻度结构性驼背可通过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延缓进展,中重度可能需手术矫正。脊柱融合术能固定变形节段,但术后需长期康复训练维持效果。
先天性脊柱畸形或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驼背矫正难度较大,需多学科联合干预。神经肌肉疾病伴随的驼背需优先控制原发病进展。骨质疏松患者矫正时需谨慎,避免引发椎体骨折。严重胸椎后凸超过80度的患者,非手术方法效果有限。
建议成年驼背患者尽早就诊康复科或脊柱外科,通过X光、MRI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设备。睡眠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可尝试仰卧位时膝下垫枕缓解脊柱压力。规律进行游泳、普拉提等运动有助于维持矫正效果,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避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