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炭疽病可通过局部清创消毒、抗生素治疗、伤口护理、对症支持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皮肤炭疽病通常由接触感染炭疽杆菌的动物或动物制品引起,表现为无痛性溃疡、黑色焦痂、周围水肿等症状。
早期皮肤炭疽病灶需彻底清除坏死组织,使用碘伏溶液或氯己定溶液反复冲洗创面。清创后覆盖无菌敷料,避免挤压病灶扩散病菌。接触患者伤口需严格佩戴手套,污染物需高压灭菌处理。
首选青霉素类如注射用青霉素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盐酸环丙沙星片或多西环素胶囊。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通常持续7-10天。重症患者需联合使用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等药物控制全身感染。
保持创面干燥清洁,每日更换敷料观察焦痂变化。禁止切开或穿刺水肿部位,避免形成菌血症。水肿肢体可抬高减轻肿胀,出现水疱时保留疱皮作为天然生物敷料。
高热患者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疼痛明显时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镇痛。出现休克症状需静脉补液维持循环,必要时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提升血压。密切监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对于大面积组织坏死或合并气性坏疽者,需行坏死组织广泛切除术。严重面部炭疽导致气道压迫时,可能需气管切开术保障通气。所有手术器械需专用并严格消毒,术后继续抗生素治疗。
皮肤炭疽病患者需单独隔离治疗,污染物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恢复期应进食高蛋白流质饮食如牛奶、肉汤,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伤口完全结痂前禁止接触牲畜及动物皮毛制品,密切接触者需预防性服用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治愈后应定期复查血清抗体,观察有无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