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脑震荡可通过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观察症状变化、调整饮食、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轻微脑震荡通常由头部受到外力撞击、跌倒、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用脑过度。休息环境应保持安静,光线柔和,减少外界刺激。急性期建议卧床48小时,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或电脑。休息期间可适当活动四肢,防止肌肉萎缩。
受伤后1周内禁止参加体育运动、重体力劳动或可能造成头部再次受伤的活动。日常活动需缓慢进行,避免突然转头或弯腰。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出现头晕症状应立即停止。
家属需密切监测患者意识状态,记录头痛程度、呕吐次数及持续时间。若出现持续头痛加重、反复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提示可能进展为中度脑震荡,需立即就医。可使用头痛日记记录症状变化规律。
急性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有助于神经修复。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维持电解质平衡。
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情绪低落等心理反应。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缓解压力。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避免施加康复压力。若情绪症状持续超过2周,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恢复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和绿叶蔬菜。避免长时间阅读或屏幕使用,每用眼1小时休息10分钟。2周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新发症状时需及时复查头颅CT检查排除颅内损伤。康复阶段可逐步增加认知训练,如拼图、简单计算等帮助大脑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