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决定。骨质增生通常与关节退变、慢性劳损、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骨质增生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疼痛和炎症,或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软骨保护剂延缓病情进展。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能需要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龙片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长期使用。
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红外线照射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肌肉痉挛。体外冲击波治疗能松解钙化组织,适合跟骨骨刺患者。物理治疗需10-20次为一个疗程,配合康复锻炼效果更佳。
针灸选取阿是穴、肾俞等穴位疏通经络,推拿采用滚法、揉法松解软组织粘连。中药熏洗使用伸筋草、透骨草等药材活血化瘀,内服可选用骨碎补、续断等补肾强骨方剂。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
关节镜手术可清理增生骨赘和炎性滑膜,适用于早中期患者。射频消融术通过热凝作用阻断痛觉神经传导,对脊柱小关节增生效果显著。微创治疗创伤小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后仍需康复训练。
严重关节畸形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髋膝关节置换技术较成熟。脊柱压迫神经时可能实施椎管减压融合术。开放手术是终末期患者的最终选择,需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
骨质增生患者日常应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动作。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健康,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可维持关节活动度。疼痛发作期可局部热敷,但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