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的五个阶段通常表现为早期恶风发热、进展期高热咽痛、高峰期咳嗽痰黄、缓解期症状减轻、恢复期体虚多汗。风热感冒是中医对以发热、咽痛、痰黄为主要特征的外感热证的统称。
风热袭表阶段常见微恶风寒伴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可伴鼻塞流黄涕。此时宜辛凉解表,可遵医嘱使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中成药。
邪热入里后体温升至38.5℃以上,咽部充血疼痛明显,可能出现扁桃体肿大。需清热解毒,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清开灵颗粒等药物控制炎症反应。
热邪壅肺时出现阵发性咳嗽,痰液黏稠呈黄色,部分患者伴有胸闷气促。治疗需清肺化痰,可配合急支糖浆、橘红痰咳液、蛇胆川贝液等祛痰止咳药物。
热邪渐退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频率降低,痰液由黄转白。此时可改用养阴清肺丸、百合固金口服液等润肺药物,避免过早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气阴两伤阶段多见倦怠乏力、动则汗出,部分患者存在食欲不振。建议服用生脉饮、玉屏风颗粒等益气固表药物,配合米粥、山药等易消化食物调养。
病程中需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高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