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出现水泡可能与负压过大、皮肤敏感、操作时间过长或局部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消毒处理、保护创面、外用药物和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
使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洁水泡及周围皮肤,避免使用酒精以免刺激创面。小水泡无须刺破,保持干燥即可。
对直径超过5毫米的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液体后覆盖医用敷料。避免摩擦或挤压水泡部位。
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预防继发感染。
每日观察水泡变化,出现红肿热痛或渗液浑浊时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或免疫低下者需特别注意。
恢复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暂时停止拔罐治疗直至创面完全愈合。水泡结痂后自然脱落,勿强行撕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