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体重下降等表现,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症状及终末期表现。
早期多见排便频率改变,如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或出现里急后重感,可能与肿瘤刺激肠黏膜有关。
进展期常见粪便带暗红色血液或黏液血便,因肿瘤表面溃破出血所致,需与痔疮出血鉴别。
中晚期出现持续性隐痛或绞痛,伴随肠鸣亢进、腹胀等,多由肿瘤阻塞肠腔或侵犯神经引起。
终末期表现为贫血、消瘦、乏力等恶病质状态,与肿瘤消耗及营养吸收障碍相关。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肠道症状应及时就诊,日常保持高纤维饮食并控制红肉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