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刺痛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部外伤、神经性耳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感染治疗、止痛药物、神经调节等方式缓解。
挖耳或进水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耳道红肿热痛,需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配合头孢克洛分散片抗感染,疼痛剧烈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
感冒后咽鼓管逆行感染,伴随耳闷和听力下降,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化脓性中耳炎需鼓膜穿刺引流。
掏耳或外力撞击造成皮肤破损,出现撕裂样疼痛,需用碘伏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合并血肿时需穿刺抽吸。
三叉神经或舌咽神经受刺激引发放电样疼痛,可能与颈椎病或带状疱疹有关,可服用加巴喷丁胶囊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避免自行掏耳或佩戴入耳式耳机,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持续疼痛超过48小时或伴随发热眩晕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