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出汗是退烧的常见表现之一,退烧过程通常伴随出汗、体温下降等生理反应,但出汗本身并非退烧的直接原因。
出汗是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扩张皮肤血管、增加汗液蒸发带走热量的过程,多出现于退热期,此时体温调定点已恢复正常。
需在服用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后,体温调定点下移才会触发出汗反应,单纯捂汗可能导致脱水或高热惊厥。
婴幼儿、老年患者出汗过多易引发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监测精神状态。
结核病、布鲁菌病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出现盗汗伴发热,需完善血常规、病原学检测等明确诊断。
发热期间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体温超过38.5℃或持续3天未退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