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感染排查、营养支持等方式缓解。发热通常由药物反应、骨髓抑制、感染、肿瘤热等原因引起。
体温低于38.5℃时建议温水擦浴、减少衣物,避免酒精擦浴加重皮肤刺激。监测体温变化,保持环境通风。
体温超过38.5℃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栓。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风险。
可能与中性粒细胞减少、导管留置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寒战、C反应蛋白升高等症状。需紧急血常规检查,必要时使用头孢曲松、美罗培南等抗生素。
可能与代谢亢进、黏膜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补充电解质饮料或肠内营养粉。
发热期间记录体温曲线,避免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持续高热或意识改变需立即返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