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血可以辅助筛查部分癌症,但无法作为确诊依据。血液检查主要通过肿瘤标志物、血常规等指标提示异常,常见可筛查的癌症包括肝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最终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甲胎蛋白升高可能提示肝癌,癌胚抗原异常可能与结直肠癌相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需警惕前列腺癌,糖类抗原125异常可能反映卵巢癌风险。
白血病可能表现为白细胞异常增殖,淋巴瘤可导致淋巴细胞比例失衡,多发性骨髓瘤可能引发贫血,这些血液系统肿瘤可通过血常规发现线索。
部分癌症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肿瘤脱落DNA片段,如肺癌相关基因突变、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等,但技术尚未普及且存在假阴性可能。
早期癌症血液检测灵敏度较低,炎症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标志物升高,胃肠镜、CT等影像检查仍是主要筛查手段,病理活检才是金标准。
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针对性癌症筛查,发现血液指标异常时无须过度恐慌,及时配合医生完善专项检查才能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