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在夏天比冬天偏低主要与气温升高、出汗增多、血管扩张、盐分流失等因素有关。
1. 气温升高
夏季环境温度升高会导致体表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脏泵血负担减轻,从而引起血压下降。
2. 出汗增多
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排汗散热,体液丢失导致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相应降低,血压随之下降。
3. 血管扩张
炎热刺激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直径增大,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减小,表现为血压数值降低。
4. 盐分流失
汗液中含有钠离子,大量排汗可能导致钠盐流失,影响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进而降低血压。
建议夏季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长时间暴晒,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医嘱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