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患者血压一般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需低于130/80毫米汞柱,具体目标需根据年龄、基础疾病及耐受性调整,主要影响因素有急性期与恢复期差异、合并症情况、药物敏感性、个体化评估。
脑梗急性期(发病72小时内)血压管理更谨慎,收缩压超过2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120毫米汞柱时才考虑降压;恢复期则需长期稳定控制血压。
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心力衰竭时,血压控制需更严格,通常要求低于130/80毫米汞柱,以降低靶器官损害风险。
部分患者对降压药反应敏感,需逐步调整剂量避免血压骤降导致脑灌注不足,常用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美托洛尔等。
高龄或双侧颈动脉狭窄患者可适当放宽标准,避免低血压诱发脑缺血,需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调整治疗方案。
脑梗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低盐饮食并遵医嘱服药,避免剧烈情绪波动或突然改变体位,出现头晕或视物模糊需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