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可能发展为心肌病,但概率较低。心肌炎与心肌病的关联主要有炎症持续损伤、心肌纤维化、心脏重构异常、遗传易感性等因素。
病毒性或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未及时控制,长期炎症反应可导致心肌细胞坏死,逐步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需通过抗病毒治疗、免疫抑制剂干预。
反复心肌炎发作会激活成纤维细胞,胶原沉积形成瘢痕组织,降低心脏收缩功能。心脏磁共振可评估纤维化程度,必要时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延缓进展。
心室扩大和几何形态改变是心肌炎后不良重构的特征,可能发展为限制型心肌病。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改善重构。
部分患者存在TTN或LMNA基因突变,炎症可能加速遗传性心肌病表型显现。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人群。
确诊心肌炎后应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生物标志物,避免剧烈运动,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