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大便颜色通常为深浅不一的棕色,主要受胆红素代谢影响,常见颜色范围包括浅棕色、黄褐色至深褐色。
1、浅棕色
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较高时,胆红素被稀释,大便可能呈现浅棕色,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2、黄褐色
母乳喂养的婴儿或成人摄入较多乳制品后,因胆红素未完全氧化,大便常呈黄褐色。
3、深褐色
肉类或铁剂摄入增加时,血红蛋白分解产物会使大便颜色加深至深褐色,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4、其他因素
部分蔬菜水果如菠菜、火龙果可能短暂改变大便颜色,但1-2次排便后可恢复正常。
日常建议观察大便颜色变化是否持续超过3天,伴随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