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可能由过敏原刺激、化学物质接触、物理摩擦、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避免接触、药物治疗、皮肤护理、免疫调节等方式缓解。
皮肤接触花粉、金属饰品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红肿瘙痒。建议使用氯雷他定片、地塞米松乳膏、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避免搔抓。
洗涤剂、化妆品中的刺激性成分破坏皮肤屏障,出现灼痛脱皮。可用生理盐水湿敷,配合氢化可的松软膏、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长期机械摩擦导致局部角质层增厚,常见于手表带、口罩边缘压迫部位。减少摩擦后涂抹尿素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进修复。
皮肤破损后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表现为渗出结痂。需就医进行病原体检测,可能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联合治疗。
日常选择棉质透气衣物,接触可疑物质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反复发作需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致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