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儿可能出现腹泻,但更常见症状为呕吐、腹胀、排便停止。肠梗阻按病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其中机械性肠梗阻多由肠套叠、疝气嵌顿等引起,动力性肠梗阻常与感染、电解质紊乱有关。
肠套叠或疝气嵌顿可能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早期可能排出少量黏液血便,后期完全停止排便。需急诊手术解除梗阻,常用术式包括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疝囊高位结扎术。
肠道蠕动功能紊乱时,细菌过度繁殖可导致腹泻样稀水便,多伴随发热、电解质失衡。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电解质,必要时使用新斯的明促进肠蠕动。
轮状病毒等肠道感染可能诱发肠麻痹,初期表现为腹泻,后期转为腹胀便秘。需进行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给予蒙脱石散、益生菌等对症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可在梗阻近端出现腹泻样便,远端表现为顽固性便秘。确诊需依靠直肠测压和活检,治疗需行拖出型巨结肠根治术。
家长发现宝宝腹胀伴排便异常时,应立即禁食并就医,避免盲目使用止泻药。喂养时注意奶具消毒,辅食添加遵循由稀到稠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