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鼓膜炎通常不会引起永久性耳聋,但可能伴随暂时性听力下降。该病主要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耳部外伤或气压损伤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药物、抗生素、镇痛治疗及鼓膜修复等方式缓解。
疱疹病毒或流感病毒可能引发大疱性鼓膜炎,表现为耳痛、耳内胀满感。治疗需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布洛芬缓解疼痛。
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可能导致鼓膜大疱形成,伴随耳道分泌物。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等抗生素,严重时需鼓膜穿刺引流。
挖耳或外力撞击可能损伤鼓膜,诱发炎症反应。需避免耳道进水,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多数病例可自愈。
潜水或飞行时气压骤变可能导致鼓膜充血起疱,伴随耳鸣。可通过咀嚼动作平衡压力,严重者需糖皮质激素滴耳液减轻水肿。
发病期间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若听力持续减退超过两周需复查排除中耳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