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胳膊红肿属于常见局部反应,通常由疫苗刺激、局部炎症反应、过敏体质、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敷、观察护理、药物干预、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
疫苗成分可能引发局部免疫应答,表现为红肿热痛。无须特殊处理,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若红肿直径小于3厘米,通常48小时内自行消退。
机体对疫苗的生理性防御反应可能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建议家长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冷敷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可帮助缓解肿胀。
极少数宝宝对疫苗辅料过敏。家长需观察是否伴随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地塞米松软膏、炉甘石洗剂等抗过敏药物。
接种后过早沾水或衣物摩擦可能加重红肿。家长需避免24小时内洗澡,选择宽松衣物。若红肿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化脓,应立即就医排除感染。
接种后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鱼虾等易致敏食物,多饮水促进代谢。如出现发热超过38.5℃或异常哭闹,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