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促进、药物辅助、生物反馈治疗等方式防治。便秘通常由膳食纤维不足、饮水过少、肠道动力不足、器质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每日食用燕麦、西蓝花、苹果、奇亚籽等高纤维食物,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超过1500毫升。
规律进行快走、瑜伽、腹部按摩等运动,通过增强腹肌收缩力和腹腔压力刺激肠道蠕动,建议每日保持3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
容积性泻药如聚卡波非钙、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适用于顽固性便秘患者。
对于盆底肌协调障碍患者,通过仪器训练重建正常排便反射,需在专业机构进行10-15次疗程,有效率较高。
建立定时排便习惯,晨起后饮用温水并预留充足如厕时间,长期便秘或伴随腹痛便血需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