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蜘蛛痣常见于面部、颈部、上胸部及上肢,与肝功能异常导致的雌激素代谢障碍有关。
1. 面部
多见于鼻翼两侧及颧骨区域,呈放射状毛细血管扩张,中央可见针尖大小红点,加压后褪色。
2. 颈部
好发于颈前及锁骨上窝,血管网呈典型蜘蛛足样分布,可能与该区域皮肤较薄有关。
3. 上胸部
常见于前胸V字区,皮损直径多为2-5毫米,严重者可融合成片,提示门静脉高压可能。
4. 上肢
多出现在前臂内侧及手背部,受压后可见短暂消失,常伴随肝掌等肝病体征。
发现蜘蛛痣应尽早就医检查肝功能,日常需避免抓挠皮损部位,限制酒精摄入并保证优质蛋白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