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主要有肝阳上亢证、痰湿中阻证、阴虚阳亢证、气血两虚证等。中医治疗需结合个体体质差异,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及生活方式干预综合施治。
表现为头晕目赤、烦躁易怒,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可选用天麻钩藤颗粒、镇肝熄风汤等方剂,配合太冲穴针灸。日常需避免情绪激动,限制高盐饮食。
多见头重如裹、胸闷呕恶,治法宜化痰祛湿,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加减,配合足三里艾灸。建议控制体重,减少肥甘厚味摄入。
症见耳鸣腰酸、五心烦热,需滋阴降火,常用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配合三阴交穴位按摩。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耗伤阴液。
表现为眩晕乏力、面色苍白,治宜益气养血,可选归脾汤、八珍汤等,配合百会穴温和灸。日常可适当食用山药、红枣等补益食材。
中医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配合低盐低脂饮食及适度运动,避免擅自停用西药降压药物。急性血压升高或合并靶器官损害时应及时转诊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