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通常指腋温超过37.3摄氏度、口温超过37.5摄氏度或肛温超过38摄氏度,体温升高可能由感染、炎症反应、代谢异常或环境因素等引起。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发烧最常见原因,如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伴随咽痛咳嗽,需针对病原体使用阿莫西林、奥司他韦或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
非感染性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导致低热,通常伴随关节肿胀,可使用布洛芬、塞来昔布或泼尼松控制炎症反应。
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疾病会引起产热增加,可能伴心悸多汗,需通过甲巯咪唑、普萘洛尔或放射性碘治疗原发病。
中暑或脱水导致的体温调节失衡,需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并补充电解质溶液,严重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建议监测体温变化,发热期间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或伴随意识改变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