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涉及接触性皮炎、呼吸道炎症、肝肾损伤及致癌风险,其影响程度与接触剂量和形式密切相关。
六价铬化合物直接接触皮肤可导致红斑、水疱及溃疡,常见于电镀、制革行业工人。治疗需立即脱离接触并用硼酸溶液冲洗,严重时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长期吸入铬酸盐粉尘会引发鼻黏膜糜烂、喉炎甚至鼻中隔穿孔。职业暴露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咳嗽、胸痛,需通过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口服氨溴索等药物缓解症状。
铬在体内蓄积会损害近端肾小管和肝细胞,表现为蛋白尿和转氨酶升高。二巯丙磺酸钠可作为解毒剂,同时需配合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六价铬列为1类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诱发肺癌和鼻窦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并严格做好职业防护。
减少铬制品使用频率,接触铬污染物后及时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从事相关行业者须佩戴N95口罩和橡胶手套等防护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