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热属于常见不良反应,通常由疫苗激活免疫反应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观察、药物干预及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
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儿童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保持室内通风,减少衣物覆盖,体温多可在24小时内逐渐下降。
家长需鼓励儿童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口服补液盐,监测体温变化频率。若发热伴随食欲减退,可给予米汤、果汁等流质食物。
体温超过38.5℃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或小儿退热栓,避免联用多种退热药物。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48小时、抽搐或精神萎靡时,需及时排查疫苗过敏反应或合并感染,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蔬菜泥,若注射部位红肿可冷敷处理。多数发热反应2-3天自行缓解,无需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