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又湿又臭可能由外耳道炎、湿疹继发感染、耵聍栓塞、真菌性外耳道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感染治疗、耵聍软化取出等方式处理。
挖耳损伤或污水入耳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耳痛、黄色分泌物伴臭味,需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头孢克洛抗感染。
过敏体质者外耳道皮肤渗出增多,合并细菌感染时分泌物黏稠发臭,建议家长用硼酸溶液湿敷后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
油性耵聍积聚氧化产生异味,伴随耳闷胀感,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由医生用吸引器清除。
潮湿环境诱发曲霉菌感染,分泌物呈豆腐渣样伴霉味,需用克霉唑滴耳液联合伊曲康唑治疗。
避免自行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发现耳道流脓或听力下降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