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上长小疙瘩可能由麦粒肿、霰粒肿、脂肪粒或汗管瘤引起,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麦粒肿是睫毛毛囊或睑板腺的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疼痛的硬结。早期可热敷缓解,严重时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或口服头孢克肟抗感染。
霰粒肿因睑板腺阻塞导致,形成无痛性硬结。小霰粒肿可通过热敷促进吸收,较大者需曲安奈德注射或手术刮除,合并感染时加用妥布霉素滴眼液。
脂肪粒是皮脂腺分泌物堆积形成的白色小囊肿,与油脂分泌旺盛有关。一般无须治疗,顽固性脂肪粒可由医生用无菌针头挑除,避免自行挤压。
汗管瘤为汗腺导管良性增生,表现为肤色或淡黄色丘疹。通常无须处理,影响美观时可选择二氧化碳激光或电灼治疗。
避免揉眼及使用油腻护肤品,出现持续增大、破溃或视力受影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