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下体对部分妇科疾病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无法替代正规治疗。常见适用情况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炎、宫寒等,但需排除器质性病变后由中医师操作。
艾灸关元穴、三阴交可能改善气血循环,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可配合使用艾附暖宫丸、少腹逐瘀颗粒等中成药。
对慢性盆腔炎引起的下腹隐痛,艾灸八髎穴可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需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如头孢克肟、甲硝唑等。
艾灸神阙穴可能改善手脚冰凉、月经推迟等宫寒症状。通常需配合温经汤、艾附暖宫丸等药物调理。
急性妇科炎症、阴道出血期间禁止艾灸。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器质性疾病须优先接受手术治疗。
进行艾灸治疗前需经专业中医辨证,治疗期间保持会阴清洁,出现皮肤灼伤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